休閑農業是把農業生產過程、農民勞動生活和農村風情風貌經過科學的規劃,系統的開發,把農業拓展為滿足城鄉居民休閑消費需要的新型產業形態和新型消費業態。休閑農業貫穿了農村一、二、三產業,緊密聯結農業、農產品加工業和服務業,對于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促進農民就業增收,推進新農村建設,統籌城鄉發展,滿足城鄉居民日益增長的休閑消費需求具有重要的意義。
摘要: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持續加大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扎實推進農業現代化和新農村建設,全面深化農村改革,農業農村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發生了歷史性變革,為黨和國家事業全面開創新局面提供了重要支撐,也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奠定了良好基礎。
摘要:農業補貼總量不僅不能減少,還要進一步強化。補貼農業是世界通行做法。在歐美國家,補貼一度占到農民收入的40%,該數字近年來持續下降,2010年后約為10%。2006年我國全面廢除農業稅后,實施農業補貼,實現了國家對農民由“取”到“予”的重大轉折。
2016年一季度是“十三五”開局之年的起始之季。各級農業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牢固樹立發展新理念,以“提質增效轉方式、穩糧增收可持續”為工作主線,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重點。
《全國休閑農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目標:到2015年,休閑農業成為橫跨農村一二三產業的新興產業,成為促進農民就業增收和滿足居民休閑需求的民生產業,成為緩解資源約束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綠色產業,成為發展新型消費業態和擴大內需的支柱產業。